與其不斷的幫國外的廠商賺錢,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去養國外的遊戲,還不如早點狠下心來研發吧。擁有研發的實力、自己的產品,才有走出台灣的能力。也只有擁有研發能力的遊戲公司,才能夠長久的經營下去。 以上這段話

銀狐 Silver Fox 的個人網站
與其不斷的幫國外的廠商賺錢,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去養國外的遊戲,還不如早點狠下心來研發吧。擁有研發的實力、自己的產品,才有走出台灣的能力。也只有擁有研發能力的遊戲公司,才能夠長久的經營下去。 以上這段話
本期(第1292期)的封面故事是王雪紅投資的威望國際(Catchplay)的故事(商業周刊文章連結在此)。有在看電影的人,最近幾年應該都會看到這間公司所引進的電影。無論是印度電影『三個傻瓜』或是好萊塢
常看遊戲相關新聞的網友應該常會看到「某某公司代理某某遊戲,付出xx百萬簽約金﹝權利金﹞。」這一類的新聞。越是知名、越是賣相好的遊戲,遊戲公司要代理這樣的遊戲要付出的代價通常也越大。而這些新聞中的數字,
遊戲產業是個相當有吸引力的產業,或許是在外的表現相當的光鮮亮麗,因此每年都會吸引不少新的投資者想要加入這個產業。這些投資者進入遊戲這行,有的採用直接投資現有的遊戲公司、有的採用收購原本的遊戲公司、還有
遊戲業和大多數的產業一樣,隨著公司規模的變大,各式各樣的八卦也四處流傳著。而在許多私人企業中會出現的各種弊病,遊戲公司也一樣會出現。
在台灣的線上遊戲市場有個有趣的現象,在代理的遊戲討論區中經常會看到『特別版』這個字眼。由於網路無國界,某些玩家很熱衷於到原始版本的地區找資料,然後拿著這些原始版本的資料和台灣引進的版本做比較。如果發現
一年一度的 ChinaJoy 剛結束,在這次的展覽中,幾位中國遊戲產業的老大們,不約而同的提到『惡性競爭』這個話題。
在『製作遊戲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』這篇文章中,銀狐提到在那個遊戲產業非常熱門的時代裡,有許多投資者因為遇人不淑,導致投資在遊戲公司的資金最後落得什麼都不剩。
台灣的遊戲產業在自力研發這個部份一直很有限,很多新公司在進入這個產業時會選擇代理遊戲的業務。在代理遊戲的這一行裡,挑選合適 (能賺錢) 的產品是一門大學問。特別是在遊戲尚未推出,只能憑著遊戲畫面和說明
說起台灣的遊戲產業史,就不能不提起早期的盜版時期,那時的 S 公司和 K 公司,正是這個盜版時期的主要業者。雖然後來 S 公司開始積極的轉型,慢慢的開始支付權利金給原廠,不過身在台灣,想和世界各地的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