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想與現實的距離

「我在公司裡做的遊戲,都不是我真正想做的遊戲。」 二月初Clubhouse在台灣突然爆紅,透過好心的朋友也拿到了邀請,順利的跟上這一波。在Clubhouse上有不少的房間,其中有不少的房間和ACG有關

捲土重來的Cinemaware

三十年前的遊戲產業,那時候個人電腦的硬體還不是很發達,大多數的遊戲畫面都很陽春,玩家在玩這些遊戲的時候,除了個人對於遊戲的喜好,還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來填補遊戲畫面不足的部份。在那個年代,有一間名叫Ci

無照張老師講座

颱風過後的星期六,一個朋友來電說他有位親戚的小孩在遊戲這行受了很多挫折,希望我能和他聊一聊。於是就在滿街落葉、樹枝、斷樹的狀況下,我們約在光華商場附近的一間咖啡店見面。 【上圖為日劇《3年B組金八先生

隔行如隔山,有時候這山 … 有點高

我們常會聽到『隔行如隔山』這句成語,在教育部國語辭典中這句成語的解釋是「非本行如同隔一座山一樣的遙遠。比喻不了解其中甘苦狀況。」遊戲產業如此的光鮮亮麗,自然也吸引了許多行外的人士想要進入這一行。而這些

以人為本的裁員方式?

從前年開始,有幾家遊戲公司紛紛打著“退出單機遊戲市場”的招牌,來進行公司經營方向的調整。而經營方向調整的方法之一,就是裁撤掉多餘的部門,像是在這一波說法中作為指標的單機部門,通常都是裁撤的對象。在這一

我不要買壁紙

隨著遊戲公司一家家的上市上櫃,以及一堆新興的遊戲公司在興櫃等待著上櫃的機會,投資遊戲產業、購買遊戲公司的股票似乎變成是一種新的投資方式了。看著智冠、遊戲橘子的股價在股市中上上下下;聽到新聞老是傳達著某

遊戲公司的道德與社會責任

在台灣的遊戲產業開始萌芽的階段,那時候要成立一家遊戲公司相當的簡單,只要三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、湊個幾十萬元,很快的一家遊戲公司就這麼出現在遊戲業內。在這個時代裡,由於每家公司的資金都很少,加上大家花的